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加了解学校专业,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推进我校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24年5月28日在学生活动中心,我校为青年教师开展了第三期专业介绍,本次培训由教务科副科长杨志红老师主持,装备制造专业主任于海洋老师、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带头人杜婷婷老师和中餐烹饪专业带头人施海刚老师进行介绍讲解。
于海洋老师代增材制造专业带头人刘文刚老师对专业的介绍,分别从历史沿革、专业建设情况、专业未来三年规划以上几点进行讲解。于老师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是什么、技术优势在哪里、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方法的关系、应用领域、本校专业建设历史、课程开设情况等。于老师着重对专业三年规划做了讲解,包括校企合作,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发展规律,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多渠道延揽人才,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产教融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赛促教,提高师生专业技能五个方面。
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带头人——杜婷婷老师对此专业进行介绍,分别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产教融合、机遇与挑战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杜婷婷老师介绍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内容。我校从2021年开设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是上海唯一获批的微电子中职类专业。学校设立了一系列课程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掌握微电子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杜婷婷老师表示,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室的建设和维护。这些实训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平台。通过实训室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师资培训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杜婷婷老师表示,学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最后,杜婷婷老师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她认为,政策上的优势、领导的重视、电机学院的支持都是专业具备的优势,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专业师资力量的紧缺、高校专业指导的落地有待探索、专业难度较高等挑战。但正如杜老师所说“新专业、新课程、新设备、新老师,就意味着存在无限可能。”
中餐烹饪专业带头人–施海刚老师对此专业进行介绍,施老师分别从办学概况、课程设置、学生考证情况、师资队伍、师资培训、产教融合、专业实践活动、获奖情况、学生发展等进行介绍。本专业开设于1990年,至今已有30多年建设历史,中烹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能从事原料基础加工、原料切配、热菜烹制、冷菜制作与拼摆、中式面点制作等工作,知识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被市教委认定为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专业不仅承担了很多职业体验活动,同时老师和学生在大小赛事中都获奖无数。
最后,杨老师对此次专业介绍进行了总结,希望各位青年教师通过此次培训对增材制造专业、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有所了解,熟悉每个专业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的努力方向。
撰稿:李嘉雯
摄影:张漪辰
审核:杨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