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下午,在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行政楼319会议室召开了2022学年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题指导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原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上海职业教育协会中职分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教育功臣鲍贤俊和诊改专家朱老师作专项指导。会议由副校长徐士芳主持,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书记、校长张黎明、副校长唐佑铭、副校长杨卫平、各科室相关负责人以及负责教学诊改报告的相关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书记、校长张黎明致欢迎词,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校长表示,2022学年是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第二年,是落实新一轮教学诊断与制度建设的稳步推进之年。本学年我校将继续建设教学诊改机制,完善诊改体系,按照各项建设标准逐一解决,在日常教学中做到自主诊改,全面提升。张校长特别强调,教学诊改过程中,数据采集一定要精准,因为信息化平台的支撑点就是基础数据,这是一项长期的且缜密的工作,需要全校教师共同完成。

之后,由权爱娟老师进行汇报。权爱娟老师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进行了诊断与改进总结,每个层面都阐述了基础情况、目标链与标准链体系建设情况、诊改运行情况以及目标达成情况四部分内容。汇报内容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汇报结束后,在场的各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点,针对老师们的疑问,鲍院长一一给予解答。

同时,鲍院长对汇报内容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鲍院长用了四个字“有喜有忧”阐述了自己的感受。“喜”有三点:制度意识明显提高、规范意识显著增强、质量意识有所改进。“忧”也有三点:一是数据意识有待增强,包括数据的管理、采集、应用等各个方面;二是对诊改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有待提升,不要套用模版,学校应该把实际做的事情与诊断相结合;三是问题意识需要进一步提炼,诊改方案的逻辑关联性不够,后期还需要进行精准梳理。最后,鲍院长表示诊改就看9个字“有没有、动没动、有效否”。

本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专题指导会的开展,非常有意义,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重要性,更好的抓住了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着力点,为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打好基础,以数据说话、以问题导向、以目标引领,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文字:庞建茹

摄影:张俐

审核:徐士芳

编辑:乐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