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长三角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研讨会
2024年11月23日,长三角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塑与实践”主题,教育界、产业界及现代物流类专家学者等共100余位参与。研讨会分别由上海电机学院附属科技学校(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副校长徐士芳和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负责人、上海市中职现代物流教指委秘书长谢丽芳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我校张黎明校长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期待本次活动能共同探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提供指导。
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会长郭扬发表了题为“推进‘三融’与深化产教融合之我见——学习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点体会”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即“三融”,来深化产教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随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高教职教教师部副部长曾海霞就“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中职优质专业建设思考”进行了分享。她指出,中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优质专业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长三角物流专业职教联盟成立仪式。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加强长三角地区中职学校在物流专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专题报告环节,上海市中职现代物流教指委副主任、上海港湾学校副校长严南南详细分析了“上海中职物流专业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她指出,当前上海中职物流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教科中心主任、宁波市物流专业首席教师、全国物流行指委专指委委员王岩则分享了“港口物流产教融合生态构建的区域实践”。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宁波地区在港口物流产教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午的研讨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技术融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展开。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孙迪,介绍了移动机器人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创新变革。络捷斯特公司的代表张群艳,则就物流专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公司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在分组研讨及总结环节,与会代表就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为中职物流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将积极借鉴会议成果,推动本校物流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是提升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会后,将梳理本次研讨会上提出的重要观点和建议,强调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把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环境中,物流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对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塑造,包括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创新等,以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创新型物流人才,使学生具备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环境下物流业务挑战的能力。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长三角地区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塑与实践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职物流专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